時間:2010/07/01(四)13:50
地點:新光影城三廳
出席:鐘溪榕
紀錄:身體欠安安小編
攝影:李佩芹
Q1:為什麼會以「寄藥包」作為拍攝題材呢?
A1:這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同事的父親從事「寄藥包」這個工作,然而我同事身為他的兒子,竟然二三十年都不清楚他父親的這項工作內容,這也激起我對「寄藥包」這工作的好奇,於是就開始拍攝這部紀錄片。
Q2:大概花費多久時間拍攝呢?
A2:差不多半年,我也上網查詢到底全台還有多少人從事這項工作,不過網路資訊大多不在歷史,而是在講外包裝。
Q3:寄藥包有點類似現代的網路購物,請問這概念是從何時開始產生的呢?
A3:其實就類似活動藥房,那些從事寄藥包工作的人,並不屬於任何藥廠的員工,都是自己獨立出來的工作。
Q4:如何得知雲林縣還有十幾個人在從事這項工作?
A4:當初從藥廠開始詢問,但他們幾乎都不太清楚,我只好詢問當事人,而對方則表示目前只有十幾個人。
Q5:那些透過寄藥包藥物而痊癒的人,都只會仰賴寄藥包,然後就不會去看醫生了嗎?
A5:會去吃藥包的人,通常都是行動不太方便的人,大部分都只有小症狀不舒服,而他們只需吃這些藥就會好,對他們來說是有療效的,因此也就會成為長期的依賴。但如果是生重病,就一定要去醫院看醫生。
Q6:藥物費用要如何計算?會有公定價格嗎?
A6:藥物會隨著不同廠牌去定價,還會分你使用的數量去定價。
Q7:片中現切的中藥,除了四物以外,還可以配感冒藥之類的嗎?
A7:一般中藥房販賣的中藥都是切好的,跟現場切的中藥味道有所差別。他所販賣的中藥配方都是食補,並非是治病,而且配量都已經固定,需要經驗累積才能知道如何去配量。
★★延伸閱讀看更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