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7/02(五)10:00
地點:新光影城二廳
出席:杜非‧艾爾賈波利(Dulfi Al-Jabouri,演員) 、荷內‧埃茲拉(René Ezra,製片)
紀錄:拼體力的安小編
攝影:李佩芹
Q1:請問製片,我們對監獄的刻板印象,都是有很多鐵窗或門禁深鎖,可是本片中的監獄好像比學生宿舍都還要好,好奇丹麥的監獄都是這樣嗎?
A1:(荷內)這座監獄在2006年關閉,甚至在丹麥還是比較老舊的監獄。在丹麥的觀念裡頭,只要你進到監獄,就是要讓你更生,讓你可以重新進入社會,這就是他們把你關進監獄的目的。而監獄裡的生活,則是跟一般人的正常生活一樣。
Q2:請問製片,導演為什麼要安排阿拉伯人這個角色呢?
A2:(荷內)阿拉伯人在片中的形象是比較負面的,他們在丹麥社會裡頭,不能說是好或壞,要視情況而定。片中有不同的牢房給丹麥人和阿拉伯人,而在丹麥的監獄系統當中,犯人可以自己選擇牢房,獄方只要求不要出事就好,但依舊還是會有群聚效應產生。而且片中許多演員,真的都曾有過坐牢經驗。
Q3:請問主角在三分之二的地方死亡,是否有特殊安排呢?
A3:(杜非)劇情透過男主角的觀點去陳述,如果男主角死亡,是否會跟著衍生監獄裡不同層面的觀點和情況呢?本片百分之九十九取材真實事件,而且都發生在這所監獄當中,包括片中一段男主角用台階打斷阿爾巴尼亞人牙齒的段落。至於主角的死亡事件,則取自別所監獄的真實事件。
Q4:請問編寫劇本時,是如何去蒐集資料以豐富劇情細節呢?
A4:(荷內)有些朋友坐過牢,可以提供訊息給我們。我們也透過幫派去了解一些監獄有形無形的規矩,甚至前往丹麥各地監獄去做資料搜尋與個案勘察。本片就是要把現實狀況給帶進戲劇裡頭,就像片中飾演梅森的演員,真的就在這所監獄做過四五年的牢,他就可以把親身經歷帶進表演裡頭;而那位飾演管理員的演員,之前也曾在這所監獄當過管理員。如果拍片時遇到場景不對或是其他問題的話,也可以馬上請他們用真實經驗去作呈現。
Q5:請問Dogma 95在丹麥的影響力?
A5:(荷內)Dogma宣言對丹麥電影的影響極大,許多新銳導演都漸漸把Dogma的拍攝手法傳承下去,而那些重要的Dogma導演,也開始拍攝不是以Dogma精神創作出來的作品。他們覺得Dogma概念像是調色盤,每位導演都會拿出不同的東西,加進不同的顏色。也有很多人提問本片是否有受到Dogma影響,其實本片之所以用手持鏡頭拍攝,是經費考量的緣故。本片是小成本電影,所以不是為了藝術考量,而是經費考量,才會拍出類似Dogma的這種手法。
Q6:請問本片在丹麥上映之後的討論?
A6:(荷內)本片其實引起滿多討論,有些人很喜歡,有些人覺得很震撼,在片中看到殘酷的一面;也有很多人因此會去反思,檢討整個丹麥的監獄系統,然而也有人看完會覺得很難過。
Q7:請問主角展現比較軟弱的性格,那是如何去詮釋這個角色呢?
A7:(杜非)一般的監獄電影,角色都像英雄一樣,反觀本片想要呈現真實的一面。在監獄裡頭,這類軟弱的人其實遠多過強悍的人,所以我們想要呈現一個人被關到監獄裡面的真實樣貌,因此也就不會出現好萊塢式的英雄情節。
Q8:請問丹麥政府對國產電影有什麼補助方案呢?
A8:(荷內)丹麥一年生產二十到三十部電影,百分之九十是由政府出資。由於丹麥人口少,撐起電影工業相對十分困難,所以大部分都是透過政府出資。拿本片來舉例,政府就補助我們整體大約百分之八十的預算,也因為政府的補助,我們才得以完成這部電影。
★★延伸閱讀看更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