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1.jpg 

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落誰家? 

文∕若愚

 

(本文出自「麥若愚的電影世界」,同步刊載於第三期台北電影報)

 

         台北電影節為鼓勵台灣電影創作而頒發的台北電影獎,已經成為電影業界最重視的獎項之一,尤其前兩年獲得百萬首獎的影片《海角七號》、《不能沒有你》,都成為年度台灣電影的代表,使得台北電影獎的指標與意義,愈發受到矚目。                            

         今年「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四大類型各有十部作品競逐,四十部作品都有機會角逐百萬首獎,個人技術獎項也不分類型組別,同場較勁,像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有實力拿百萬大獎,短片《老徐的完結篇》柯一正也夠資格拿最佳男主角,使得競爭更為激烈。                                      

         劇情長片裡,蔡明亮導演的《臉》,獲得法國羅浮宮邀請出資拍攝與典藏,在台灣電影裡能看到珍妮摩露、芬妮亞當、蕾蒂莎卡斯塔、尚皮耶李奧、馬修亞馬希這些法國老牌與大牌明星,意義非凡,《臉》競賽過坎城影展,得到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是蔡明亮一以貫之的私密藝術精品。                                      

         影像藝術上能與《臉》相提並論的,是鍾孟宏導演《第四張畫》的絕美攝影,影片在台灣鄉間取景,鍾孟宏的攝影與構圖工作人員名單上用日本化名,有令人屏息凝神的影像美學,這部慘綠童年的心靈成長,拍出台灣兒童電影不同的意境與神采,也維持鍾孟宏從《醫生》、《停車》以來的個人高標風格。                    

         去年百萬大獎得主《不能沒有你》兩位風雲人物,今年在電影獎裡角色互換,而且各自精彩,去年最佳導演戴立忍,今年在《第四張畫》裡變成邪惡狠毒的繼父,去年最佳男主角陳文彬,今年當導演拍出原住民與土地感情的《靈魂的旅程》。                        

         今年最賣座的台灣電影《艋舺》,導演鈕承澤第二部電影就拍出商業大片的格局,新生代演員包括趙又廷、阮經天、柯佳嬿、陳漢典都精彩,音樂、美術設計、攝影等技術項目也出色。

 

         《眼淚》男主角蔡振南,《父後七日》男配角吳朋奉,《聽說》彭于晏、陳意涵、陳妍希清新演出,《一頁台北》劇本、音樂、男配角柯宇綸,《台北星期天》關注外籍勞工創意,《第36個故事》美術,是入選長片裡的大致強項。                              

         今年入選劇情長片的女主角們,大抵都演不過沒入選的《拍賣春天》裡的大陸女星白靈,《第四張畫》大陸女星郝蕾也強,只是戲份不多。台北電影獎原本都是台灣影人競逐的局面,但隨著大陸演員參與演出,讓電影獎也開始出現像金馬獎一般的大陸、香港對手。                                                            
                                                                    
         台灣新電影當中的「短片」,近幾年每每讓人目光為之一亮,今年十部短片,水準整齊,創意、情感、議題兼具,競爭激烈的指數,並不下於劇情長片,短片裡匯集一批資深演員:劉引商、張國棟、丁強、柯一正新浪潮導演轉演員最成功的一位,生命歷練、表演功力與情感收放,明顯強過新生代演員,演技獎項競逐上不可小觀。                                                      

       《片刻暖和》、《Happy Ending》、《老徐的完結篇》、《時代照相館》四部片都有老人議題,分別以外傭與婆婆、老父與洗頭妹、退休阿公與家人朋友、老攝影師與少年,探討老年人面對的孤獨、奢求、追憶、傳承,前三片看劉引商、張國棟還有演兒子的鄭有傑、柯一正演技,三位新導演溫知儀、張瑋真、廖祺華,處理老人的個性與感情,都有細膩的層面,林冠慧的《時代照相館》以美術與陳設取勝。                                          

         久未有新作的吳米森,《針尖上的天使》用針線與剪裁的隱喻,看一對學服裝設計的男女感情變遷,簡潔有力,創意新穎,失落金曲獎的新人林宥嘉表演出色;鄭皓詮的《我愛耳邊風》,讓醫院裡昏迷的病人靈魂出竅,穿梭飛舞在病榻與親友之間,冷眼旁觀生命的脆弱與無奈,創作手法獨樹一格;程偉豪的《狙擊手》複雜的雙線交錯、賴孟傑的《警察遊戲》黑色幽默的搞怪搞笑,這四部片呈現強烈的創作企圖。                                        

         陳博彥的《爸爸不在家》通俗寫實卻十分有力,王承洋的《生日願望》王柏傑最後一幕的表演令人動容,兩片都聚焦於親人關係。                                                                  

         紀錄片當中以林正盛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姜秀瓊與關本良合導的《乘著光影旅行》,主題內涵與技術水準最高。前者以健康、溫馨、幽默的視角,看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廣泛自閉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導演對生命的差異與美麗,母愛的包容與光輝,做出極佳的詮釋;後者紀錄攝影大師李屏賓對電影世界做出的影像貢獻,相對於被紀錄者李屏賓的攝影美學,兩位導演在拍攝的光影與氛圍上,也做出相對的努力。                                          

       《一個不存在社會的平民筆記2真相病毒》具備強烈的社會觀察與人文關懷,尤其網路世界看似無所不能、卻又事不關己的淡漠,發人省思。                                                        

         動畫片方面,不同於經常被使用的西洋與日式畫風,今年部入選片裡出現三部中國古典風,包括用簡單水墨筆繪展現寫意意境的《白蛇》、同樣是國畫水墨卻畫風工整細膩的《綠‧柳》、以及國畫潑墨加上動作武打的《神畫》。相較於《白蛇》呈現的情慾交結,《綠‧柳》有血腥又寓言的場景,探討古代女子守貞的無奈與驚悚,《神畫》則是讓國畫中的鍾馗大鬥神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