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6/25(五)11:30
地點:新光影城二廳
出席:導演蕭雅全
紀錄:安安小編
攝影:李佩芹
Q1:拍攝這部片最痛苦和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
A1:講痛苦可能比較抽象,記得九年前在我第一部電影作品當中,我像是在挑戰自我,跟自己對話,反而不太會去考慮觀眾,那是我自己記憶很深刻的一個階段。工作時我想要有些改變,我希望我所選擇的方式是有機會傳達出去的。老實說這件事情很痛苦,製作前後都非常痛苦,我會一直陷入難以拿捏的困境,很容易就會冒出自我。至於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多,我自己非常熱愛拍片,不論是和演員或工作人員之間的相處,都讓我十分開心。
Q2:為什麼會選這些主要演員?又為什麼是富錦街呢?
A2:劇本其實寫了很久,剛開始給工作人員看的時候,答案通通都是讓小鎂演妹妹,因為小鎂的作品幾乎都忠於自我。不過由於太多人都選妹妹,我就想說如果對調會不會更有趣?我跟小鎂聊過這件事,也約另一位「仔仔」林辰唏出來聊聊,畢竟是演姊妹,外型上要相近才說得過去,我看她們兩人的互動也滿自然舒服的,於是就這樣決定了。而張翰是另一條線,我想要找一個可以說故事的人,跟工作人員爭取他的加入,最後演員就這樣確定了。另外,富錦街的確有它很美的地方,一方面是街上的樹林很特別,一方面是它位在市區裡面,卻又是非常安靜的社區,富錦街確實是很特別的一條街。
Q3:請問導演除了這些場景,還在哪些地方取景?
A3:其實我拍攝遠比片中更多的場景,畢竟電影一部分資金來自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所以首要之務就是行銷台北。我不特別排斥這樣執行,可是我覺得必須要讓它合理化,你不會跟外國朋友介紹台北的硬體,你比較會講台北的人情味,擬人化或人格化之類的敘述。
Q4:請問導演的價值觀是什麼?
A4:感情!對我來說心裡最有價值的就是感情,沒有人可以毫無感覺地活著,就算有再多錢或其他事物,都無法與情感相互抗衡。事實上,讓我最感動的事情,其實都樸素得不得了,像是親情或是家庭。
Q5:請問「以物易物」這個橋段,是故事大綱原本就有的?還是之後加進去的?
A5:以物易物對我來說只是一個idea,它並不是故事核心。「價值」與「價格」一直都在我腦海當中,只是它太抽象,當我要把它寫出來的時候,一定會遇到我剛講的idea問題。如何把這問題附著在可行事物之上,我一開始想到的是撞車,緣起於一場車禍,需要經過一些考驗過程,才能知道能否承載不斷持續運轉的故事線,「以物易物」的想法是後來才發生。
Q6:為什麼要用訪談的方式進行?
A6:對我來說是一個嘗試,之所以想這樣做,起源於「心理價值」。如果我問很多人相同問題,相信大家的答案都不盡相同,所以用記錄的形式會感到非常真實,因此我就想讓他們自己去回答。
Q7:請問導演有沒有透過第36個故事,跟觀眾交換到什麼讓你感動的東西?
A7:具體事物來說,有透過公司交換到一位來自美國的背包客,他來公司打地鋪露宿。反而是抽象的交換最多,例如想法的交換,這是最無形,也最讓我意外的收穫。
Q8:電影曾提到跟我們交換故事的那些人,第一個是三位空姐,講35個故事的是副機師,那導演對角色職業的選擇有特別意涵嗎?第二個問題,是片中朵兒最後沒有交換到骨瓷,那它背後有代表什麼意思嗎?
A8:首先想到的是副機師,我想要角色有個合理背景,而且去過很多地方,副機師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第二個問題,姊姊沒有想要用換的方式得到骨瓷,妹妹想要車子,我覺得我有幾種選擇去做呈現,一個是兩人都沒有達成願望,一個是兩人都達成願望,或是只有一個人達成願望。我選第三種的原因,在於如果兩人都達成願望的話就太過浪漫,以至於我選擇讓姊姊沒達成願望。
Q9:中孝介出現的部份感覺有些突兀,如果換成原住民是否會有不同的味道?
A9:中孝介的部分,其實背後有個可愛的故事。可能是《海角七號》的關係,台北市政府邀請中孝介來台北做觀光,希望他觀光完後舉行記者會,跟大家分享他到台北的心得及感想。台北市政府也提議不如跟我們合辦,來個以物易物。我原先準備了高山茶,可是製片說這樣太無趣,乾脆就送他木條吧!這是我們的首次交換,感覺很好玩,這個木條可以請他送給任何人,可以拿著這個木條把他編進一個角色。起源就是這個樣子,我覺得咖啡館有太多人來人往的可能性,好像任何人都有可能過來,最後他們還打來問我木條是當真還是開玩笑,這是他們參加電影的過程。
★★延伸閱讀看更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