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TiVoAlan也為電影提供了十大推薦影片,

如果您不清楚TiVo是什麼的朋友,

也可以上TiVo「輕生活部落格」,內容豐富,包羅萬象,

看完絕對收獲滿滿喔!

 

TiVo的十大片單及推薦原因(點選片名可以看到介紹喔):

2010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將於625715展開為期21天的精采活動,繼去年城市主題為「德國柏林」之後,本屆台北電影節將焦點定為巴西「里約熱內盧」,希望帶領觀眾深入窺探大家所較少欣賞到的巴西電影文化與歷史軌跡,藉由數十部不同的電影,呈現拉丁世界生活百態。

 

此外「絕代風華,世紀回眸」,介紹中日兩大早期的影后阮玲玉與田中絹代。「絕代風華阮玲玉」將回顧這位被譽為「默片時代戲路最寬、最有成就的女演員」精湛多元的表演成績。還有曾主演過258部電影,日本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優「世紀回眸:田中絹代」專題,看她從黑白默片演到彩色有聲電影,這次主題則是選擇她在30 - 50年代的作品,展現田中絹代早期的演技風華。

 

另外,還有「摩登上海」、「國際青年導演競賽」、「觀摩」等專題,邀來了世界各地的好戲。而小編將以看過試片的電影來替大家做誠心推薦,當然有許多沒推薦到,口碑又非常棒的電影,例如:《築夢少年隊》《淚之高原》《荒島愛》《第四張畫》等因為未能觀賞到,自然就不列入十大之中了。

 

1.  《精銳部隊》Elite Squad:宛如巴西經典《無法無天》加上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危機倒數》的綜合版。雖然已是2007年的作品,但導演將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生態與警風敗壞的體制,表現得張力十足。流暢生猛的節奏運鏡,寫實逼人的氛圍營造,將劇中人面對道德與正義的內心掙扎刻劃得相當細微,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2.  《再見巴西》Bye Bye Brazil:以一個雜技綜藝團巡迴的過程,呈現巴西的風土民情和面對現代文明的衝擊。從最貧瘠的部落到歌舞喧嘩的都會,從傳統拉丁樂到流行迪斯可,從雜耍猴戲到電視節目,導演用戲謔卻圓熟的手法,深刻呈現發展中國家面臨新舊交錯的陣痛期,不愧為巴西電影經典,也絕對是今年北影首選之一。

 

3.  《愛的真相》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導演卡洛斯‧狄耶蓋斯再度與《再見巴西》中的老搭檔荷西‧威爾克合作,這次不再是公路電影,而是一個來日無多的男子,返鄉的尋根之旅。編導從一個探索身世的主軸,不著痕跡地將巴西各種龐雜深沉的社會問題一併收攏,尤其還添加了南美獨到的魔幻寫實,驚人的結尾絕對令人動容。對照《再見巴西》的日出結尾,本片的星空收尾似乎也是某種呼應。我們欣喜的是卡洛斯‧狄耶蓋斯的功力更為純熟精練,但感慨的是銀幕中的巴西依舊貧瘠且百病叢生。

 

4.  《編造自己的幸福》The Story of Me 題材依舊聚焦在巴西長久以來的兒少問題與貧富不均,看官僚環境如何將純真的人性扭曲成頑劣不堪,也看良善的退休老師如何教化頑石解開心房。兩個各有傷痛背景的主角,彼此磨合的過程就像是種相互療傷。電影時而用幻想的手法令人發噱,時而又深刻地劃開各種沉痾痼疾。曾於《第三情》、《黑色追緝令》有突出表現的威尼斯影后瑪麗亞德梅黛洛(Maria De Medeiros)在片中演技依舊出色。相較於本片的真切寫實,珊卓的《攻其不備》簡直就像是過於理想化的床邊故事了。

 

5.  《危險新房客》The Tenants:描繪一個巴西平凡家庭原本安定的生活,因突然來了兇神惡煞的新鄰居,所產生的一連串影響。導演藉由小家庭的處境,來探討當前巴西社會的動亂與職場關係的剝削現象。當主角面對外來勢力的侵犯,激發動物原始對於自我領域範圍的捍衛本能,卻因軟弱只能倚靠幻想來發洩,象徵著一般老百姓忍辱求生的無奈之情,殘酷的收場讓人心驚。

 

6.  《父後七日》Seven Days in Heaven:不讓伊丹十三的《葬禮》專美於前,也遠超越相似題材的《一席之地》或是《黑狗來了》。電影以黑色幽默呈現台灣葬禮中的瑣碎荒謬,濃厚的鄉土人情味,佐以詼諧的超現實趣味,讓父喪的痛楚都已被轉化為溫馨的動人回憶,攝影乃至音樂選曲都有幾乎完美的成績。

 

7.  《歡迎光臨宅男王國》Phobidilia:宛如一部「瀕臨崩潰邊緣的宅男物語」,影片呈現主角受恐懼症的困擾之下,沈溺於網路與電視,而異於常人的生活與價值觀。電影極端化的表現出一個「宅」到無可救藥的異想世界,影像富巧思,兼具幽默與批判。最後主角靠著「愛情」走出自己的王國,更讓電影抹上一絲浪漫的色彩。

 

8.  《南方安逸》Southern District 以玻利維亞上流社區為背景,從小男孩的眼光來看只剩空殼的奢華家庭,高傲女主人跟卑微男管家的主從關係像是種族階級的對比,家庭成員也各有問題與困擾,沉溺性愛或是性向迷惑。導演筆觸寫實簡潔,戲劇性極其淡雅,鏡頭以不斷地搖鏡升降,帶領觀眾窺視豪宅裡的一切。最後,諷刺的是女主人落魄到將房子賣給她所歧視的原住民,印證了誰有錢誰就是上流。

 

9.  《等爸爸的孩子》Susa:少見的中亞國家喬治亞電影,描寫一個跟母親相依為命的小男孩,靠著販賣私酒貼補家用改善貧困生活,卻還要提防警察的追緝與不良少年的勒索。再簡單也不過的敘事,輔以紀錄片般的寫實手法,加上從頭到尾沒有半點配樂陪襯,看時確實需要一點耐性。但導演將因戰亂而百業蕭條的氛圍與期盼父親返家改善生活卻幻滅的小男孩,那種灰暗無助的感受,融洽的呈現在一起,成績的確不俗。

 

10. 《幽靈情人》Rabia:刻劃身在異鄉的建築工人與豪宅女傭間的慘淡愛情。男主角從工作的被歧視到躲藏在豪宅的不見天日,而在有錢人家幫傭女主角也是忍氣吞聲,兩位主角從頭到尾都是環境中的弱勢。故事設計有點像金基德的《空屋情人》,編導利用角色宛如鼠輩的處境來呈現低下階層的心酸,也透過偌大的環境空間表現冷漠的心理疏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