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ecilia Mello.jpg 

貴客遠自巴西來 

文∕游惠貞(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來自巴西的電影學者Cecilia Mello到電影節辦公室來,跟我們聊巴西電影,她前幾天去台北光點參加台北電影獎入選記者會,只為了去「親見侯孝賢導演」;她還去了蔡李陸咖啡店和蔡明亮導演喝咖啡,「我來自產咖啡的國度,竟然在台灣喝到最好的咖啡!」

 

         Cecilia說,若不算阿拉斯加的話,巴西的面積甚至比美國本土的面積還大!台灣放在巴西的地圖上大概只有一個小點,「可是你們卻有那麼多電影大師,怎麼回事?一定是台灣的水或空氣的緣故!」Cecilia開玩笑地說。

 

         她翻看電影節手冊,逐一跟我們聊每部巴西影片在巴西影史上的位置:《里約四十度》(Rio, 40 Degrees)可說是五十年代的《無法無天》(City Of God),以義大利新寫實電影風格,跟著幾個貧民窟孩子看里約熱內盧這個城市;克勞伯.羅加(Glauber Rocha)是巴西新電影的健將,也是公認的大師,他的《恍惚的土地》(Earth Entranced)拍攝於巴西軍事政變之後的高壓統治期間,這是一部以虛擬國度的故事嘲諷時政的經典作;今年以新拷貝在柏林影展重現江湖的《死神安東尼》(Antonio das Mortes),是羅加的另一部代表作,「這幾部影片在巴西都很難看到,你們是從哪裡弄來拷貝的?」對電影節辦公室裡天天追巴西拷貝的國際聯絡Lucy來說,這應該是很大的恭維,畢竟開片單容易,把影片順利引進台灣才是本事!

 

         Cecilia看到「巴西焦點導演-海克特.巴班克」專題,直說他在巴西的地位有如我們的李安,遊走在巴西與美國的影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街童日記》(Pixote)中的貧民窟景象令人不安,卻也為巴班克打開通往好萊塢之門,《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則讓巴班克站穩了在美國影壇的一席之地,之後他遊走國際,但總不忘他的巴西根本,《愛‧糾纏》(The Past)是他最近一部跨國拍攝的巴西電影。

 

         Cecilia週末到宜蘭海邊過母親節,很興奮地觸碰太平洋的海水,她說巴西有個新年儀式,除夕那天大家會走到海裡,跳過七個浪頭,表示去除一年的壞運氣,然後回到沙灘上慶祝、狂歡。台灣有類似的海洋儀式嗎?好像沒有,冬天下水未免也太冷了點,這才意識到巴西這個遠在南半球的國家,新年是在夏天!

 

         這位來自遠方的朋友,在台灣所見處處驚喜,這與我們接觸巴西電影的感受是類似的。Cecilia答應為電影節的特刊撰寫巴西電影導讀,觀眾不妨拭目以待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